國家衛健委在近期召開的發布會上指出:首先分級診療服務體系與配套的政策還不是很完善,特別是我們國家優質醫療資源短缺,而且是存在著區域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二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仍然是短板。這個服務能力需要長期的建設和加強,特別是人才隊伍建設。三是信息化的發展還不夠平衡、不夠充分,對分級診療的支撐作用還沒有充分地發揮。如何破解“有分級無分診”問題,衛健委提出了三方面建議:一是在患者轉出比較多的省份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大病不出省。二是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縣醫院的能力建設,推動一般病在市縣解決。三是大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促進醫療資源的有效下沉。國家衛健委調研信息顯示,截止到2019年2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達99.9萬個,其中基層醫療機構就有92.1萬個,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占比達92.2%。相對各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雖然在數量上占據優勢,但其他各方面都有差距:1) 總量大,分布分散?;鶎俞t療機構以農村鄉鎮衛生院和城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核心,分別分布在廣闊的各級鄉鎮和城鎮各社區。2) 專業人員短缺。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18年農村地區每萬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量僅46人,不及城市數量的45%。3) 患者人數不足?;鶎俞t療衛生機構數量占比93%,僅承擔53%診療人次。鄉鎮衛生院醫生日均診療人次僅為9.3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16.1人。另外,基層醫療機構的基礎硬件設備不足、性能差、診斷能力有限,是造成診療水平低與患者不信任的直接原因,也是專業人員流失、醫療機構收入低的間接原因。以免疫診斷為例,基層醫療機構普遍具備的主要是熒光免疫POCT類儀器,這類儀器體積小,檢測快速,但是精準度不高,且自動化程度較低。如果基層醫院采用三級醫院普遍配置的大型化學發光儀器,存在占空間、運轉損耗高、維護成本高的問題,且對于患者量少的基層醫療機構,采用大包裝試劑可能造成試劑在開瓶有效期內使用不完而浪費的現象。不少進口設備廠家因為成本問題不愿意下沉到基層醫療。國內一些小型化學發光設備,其通量、性能可以媲美大發光設備,雖然解決了體積大的問題,但沒有解決試劑大包裝開瓶有效期的問題,也滿足不了隨到隨測的需求。同時,不少小型化學發光設備廠家開發的試劑菜單較少,不能完全滿足基層的診療需求。綜合看來,基層醫療機構受空間、運營成本、維護成本等限制,難以開展更多檢測快速、便捷且精準度高的項目,從而限制了其診療能力的提升。單人份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將化學發光檢測技術應用于POCT檢測平臺,與傳統POCT平臺,如膠體金、熒光免疫技術相比,無論是在分析靈敏度、線性范圍,還是精準度、重復性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
單人份試劑包裝,無開瓶有效期限制,避免浪費
單人份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配套單人份包裝的試劑,即開即用,不存在浪費問題。一臺儀器可同時開展多個樣本多個項目檢測,獨立的檢測單元可以做到急診樣本隨到隨測。
有質控,結果精準,提升基層診療水平
單人份化學發光系列產品,配備相應的質控品,保障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和可靠性,可滿足基層醫療對高質量檢測結果的要求。
全血檢測,操作簡單,更符合基層醫療的現狀
單人份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可以全血檢測,操作簡單,對操作人員的要求相對較低,維護簡單、成本低,更符合基層醫療的現狀。
更多項目下沉基層,破解“有分級無分診”難題
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的短板,不僅體現在治療方面,也體現在診斷、篩查方面,很多適合基層首診的項目因為沒有適宜的檢測技術和設備而無法在基層開展,造成了“有分級無分診”的現實情況。單人份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提升檢測能力,真正實現“分診”功能。